文章指出,历史上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经历了川滇藏三区域各自的整合,形成了“川滇藏框架”,随后又进一步打破这一框架,走向更深度的融合。处于框架中心的藏彝走廊地区,民族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先由部落时期相对平和的状态过渡到川滇藏框架时期相对紧张的状态,再走向缓和、团结、交融。在川滇藏框架瓦解并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中,西南茶马古道川藏线、滇藏线上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扮演着重要角色,宋代民族战争的消弭、明清时期民族互动的加深均与此有关,体现出古道对藏彝走廊地区民族关系的深刻影响。
《新华文摘》创刊于1979年,作为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编选了大量弘扬时代主旋律、荟萃人文学术精华、凝聚中国经验的优秀文章,以其思想性、学术性、权威性和可读性享誉海内外,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权威学术文摘类杂志,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力,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是对作者学术创作成果的充分肯定。
版权所有 © 2021 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