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专家考察调研湖北工业遗产

编辑: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6-07 点击次数:

6月7 为深化长江文明研究,探索工业遗产保护活化新路径,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教授一行赴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对两处标志性工业遗产进行了深入考察。

考察首站为华新1907文化遗址公园”,这里曾是中国近代水泥工业的摇篮——华新水泥厂旧址。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07年,是我国水泥行业最早的企业之一,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2012年华新水泥厂旧址作为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1月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2022年11月,入选“2022年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

刘礼堂院长一行重点考察了精心修缮的历史厂房、设备遗存及现代化改造的展览空间,详细了解了其从“远东第一水泥厂”向城市文化地标的成功转型历程。华新1907不仅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崛起的历史见证,其成功改造更体现了工业遗产在服务当代城市文化生活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巨大潜力。近代工业遗产是长江文明在近现代延续的重要物质载体,科学保护与创新利用近代工业遗产,对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意义深远

随后,刘礼堂院长一行前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考察。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发现于1973年,是中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铜矿遗址之一。1982年2月23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遗产。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2021年10月18日,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4年2月,入选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1994年、2012年、2024年,三次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刘礼堂院长一行仔细观摩了震撼人心的四方塘、古采矿竖井、巷道遗迹,以及出土的精美采矿工具与冶炼遗物。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陈树祥结合其长期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遗址在揭示古代高超采矿技术、复杂生产组织及早期资源管理方面的重要价值。铜绿山古铜矿作为跨越三千年的“工业先驱”深刻展现了中国工业文明演进的恢弘画卷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进行系统研究、保护与活化利用,将为阐释中华文明“连续性”与“创新性”提供关键支撑。

本次考察调研是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积极对接国家文化战略、拓展研究视野的重要实践。研究院将进一步整合力量,强化对长江流域工业文明遗存的系统性考古学研究与价值阐释工作将珍贵的工业遗产有机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局,深挖其历史底蕴、科技价值与时代精神,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注入持久动力。



版权所有 © 2021 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