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副教授
所属二级学科:科技考古
━━━━━━━━━━━━━━━━━━━━━━━━━━━━━━━━━━━━━━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24.08至今: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2018.10—2024.07: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师资博士后、特聘副研究员
2016.09—2017.09: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接受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
2011.09—2018.0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动物考古方向,硕士、博士
2007.09—2011.06: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专业,学士
━━━━━━━━━━━━━━━━━━━━━━━━━━━━━━━━━━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
专业特长:动物考古、丧葬与祭祀、生业经济、家畜饲养与管理策略
近期研究重点:西周王畿地区的动物资源利用与早期国家发展、汉水中游地区的动物资源利用与社会复杂化
━━━━━━━━━━━━━━━━━━━━━━━━━━━━━━━━━━━━━━
学术兼职
1.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委会,委员
2.国际动物考古学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Archaeozoology, 会员
3.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编辑 (Review Editor)
4.Antiquity (SSCI/A&HC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steoarchaeology (SSCI/A&HCI)、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SCI)、《江汉考古》审稿人
━━━━━━━━━━━━━━━━━━━━━━━━━━━━━━━━━━━━━━
承担课程
主讲本科生课程《动物考古》,参与本科生课程《考古学概论》、《考古与人类文明进程》、研究生课程《考古学前沿》
━━━━━━━━━━━━━━━━━━━━━━━━━━━━━━━━━━━━━━
承担科研项目
(一)主持
1.“汉水中游地区新石器至秦汉时期动物考古学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号:19CKG026,在研,研究时间:2019年至今。
2.“西周墓葬用牲制度研究”,主持,第6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立项号:2020M672402,已结项,研究时间:2020年-2024年。
3.“周原地区西周时期墓葬用牲研究”,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已结项,研究时间:2019年-2022年。
(二)参与
1.“刘家洼芮国都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号:20&ZD253,在研,研究时间:2020年至今。
2.“周原遗址凤雏城址区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研,研究时间:2021年至今。
3.“秦汉时期关中铁手工业:以杜城铸铁作坊整理与研究为中心”,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领军人才项目,在研,研究时间:2022年至今。
4.“陕西宝鸡贾家崖遗址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参与,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号:20CKG011,在研,研究时间:2020至今。
5.“西周墓地结构与族群关系研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立项号:19YJC780005,已结项,研究时间:2019年-2023年。
━━━━━━━━━━━━━━━━━━━━━━━━━━━━━━━━━━━━━━
代表性著作
1.Yiting Liu*, Ting Li*,, Wenquan Fan et al. 2024. The subsistence strategy transformation of the Yangshao culture (6900-4800BP) in the Guanzhong Area and Western Henan based on new faunal materials from the Miaodigou sit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58, 1-14.(权威期刊、A&HCI收录期刊)
2.Yiting Liu*, Jing Yuan, Wanfa Gu et al., 2023. Animal resource exploitation at the Huadizui site on the eve of state formation in China (1850–1750 B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steoarchaeology 33, 1–14. (权威期刊、SSCI和A&HCI收录期刊)
3.Yiting Liu*, Yang Wang, Rowan Flad, Xingshan Lei, 2020. Animal sacrifice in burial: Materials from China during the Shang and Western Zhou period,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 22, 1-13.(权威期刊、A&HCI收录期刊)
4.刘一婷、雷兴山:《商系墓葬用牲初探》,《考古》2020年第3期。(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
5.李志鹏、刘一婷:《南方地区遗址出土脆弱动物遗存的提取与相关问题探讨》,《江汉考古》2024年第1期。(CSSCI来源期刊)
6.刘一婷、谢紫晨、种建荣、雷兴山、王洋:《陕西岐山孔头沟遗址马坑出土马骨的鉴定与研究》,《南方文物》2022年第6期。(CSSCI来源期刊)
7.刘一婷、陶洋、黄文新:《汉水中游地区先秦时期生业经济探索——郧县大寺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江汉考古》2021年第3期。(CSSCI来源期刊)
8.刘一婷、李婷、樊温泉:《庙底沟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华夏考古》2021年第5期。(CSSCI来源期刊)
9.刘一婷:《商周墓葬用牲研究回顾》,《南方文物》2018 年第1 期。(CSSCI来源期刊)
10.刘一婷:《商周祭祀动物遗存研究综述》,《南方文物》,2014年第1期。(CSSCI来源期刊)
11.刘一婷(译),玛莎·莱文等著:《马的胸椎异常及其利用方式的演变》,《南方文物》2013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
12.李悦、尤悦、刘一婷等;《新疆石人子沟与西沟遗址出土马骨脊椎异常现象研究》,《考古》2016年第1期。(CSSCI来源期刊、权威期刊)
13.刘一婷、陶洋:《郧县大寺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报告》,《郧县大寺》,科学出版社,2019年。
14.陶洋、刘一婷、谢紫晨、吴怡:《郧县店子河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报告》,《郧县店子河》,科学出版社,2019年。
15.刘一婷(译):第七章部分,见(美)Elizabeth Reitz, Elizabeth Wing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动物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13年。
16.刘一婷、李法军:《第九章鲤鱼墩新石器时代居民肢骨整体性研究》,《鲤鱼墩——一个华南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生物考古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
━━━━━━━━━━━━━━━━━━━━━━━━━━━━━━━━━━━━━━
专著
1.刘一婷:《淅川马岭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科学出版社(重要出版社),2024年3月。
━━━━━━━━━━━━━━━━━━━━━━━━━━━━━━━━━━━━━━
近年获得的学术表彰、奖励
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史学新秀奖”二等奖,指导教师。
2020、2023届武汉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8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联系方式
liuyit1023@hotmail.com
版权所有 © 2021 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