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襄阳四中高三文科班赴凤凰咀遗址研学

编辑: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2-29 点击次数:

12月28日下午13时,全国百强中学、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湖北省示范学校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三年级历史类特奥班近百名学生,在校党委书记李静、历史学科室主任李厚刚的带领下,来到武汉大学襄阳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凤凰咀遗址考古工作站)开展历史与考古研学活动。学生班主任周成成、王大伟老师和肖利军、陈伟法、李颖等高三历史教师代表随同参观。

研学活动首先按两个班级分开同时进行,高三(10)班的同学先参观陈列馆后参观遗址发掘现场,同一时间,高三(11)班的同学则先参观发掘现场后参观陈列馆,两个班级的参观同时、不同地点地交替进行。

同学们对凤凰咀遗址陈列馆的参观,由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余西云教授进行了解说。余院长为大家介绍了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近三年来在凤凰咀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通过三个展厅形象又活化的展示了凤凰咀遗址悠久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内涵。在参观中,同学们还随时就自己感兴趣的文物与史前文化现象同余院长进行了广泛交流。

对凤凰咀遗址发掘现场的参观,由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讲师袁飞勇进行了解说。袁老师为同学们首先介绍了遗址的布局结构和年代序列,随后介绍了护城河、城墙、内河道、高台聚落等重要遗迹,以及这些遗迹对于文明的指征性意义。同学们还来到今年实习本科生的发掘区,参观了正在发掘的房址、灰坑、瓮棺等遗迹,并与我院实习的本科生们进行了交流互动。

随后,两个班级的同学齐聚于凤凰咀遗址考古工作站二楼报告厅,继续由历史学院副院长余西云教授为大家带来《考古是什么》的讲座,讲座由襄阳四中党委书记李静主持。余院长在讲座中从考古发现的房址演变反映的家庭与人群关系变迁、聚落演变反映的社会演进等方面,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地讲解了中国境内主要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产生过程。讲座的最后,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提问,余院长一一耐心进行了解答。

秉持考古既为发现和研究历史,同时也为服务当地和服务社会的理念,我院凤凰咀考古队师生积极推动公众考古,与襄阳市当地的多所中小学校就历史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进行长期的交流合作。此次襄阳四中高三文科班学生对凤凰咀遗址的研学活动,对于培养同学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双方也均表示要将两校的这一研学交流活动长期、固态地发展下去。

图一 襄阳四中赴凤凰咀遗址研学之一的高三(11)班师生

图二 余西云教授为同学们介绍凤凰咀遗址陈列馆展陈

图三 袁飞勇老师为同学们介绍凤凰咀遗址发掘现场

图四 余西云教授在凤凰咀遗址工作站为同学们做讲座

版权所有 © 2021 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